首页 > 研究院新闻
研究院新闻

武汉推动AI+机器人等五大应用落地 在东湖高新区、武汉经开区试点建设人工智能“特区”

2025-03-11

当前,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,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。同时,人工智能发展加速演进、分新秒异。3月10日下午,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了《武汉市2025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》,提出今年武汉市将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在推动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应用、人工智能的突破性产品、适度超前的数字底座建设、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生态等四个方面加速发力,用数据、建场景、优生态、促落地,重点推动AI+机器人、AI+汽车、AI+PC/服务器、AI+手机、AI+眼镜等五大应用落地。

武汉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透露,目前武汉正在推动20多个行业大模型的垂直应用,今年将重点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演进,在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中给予支持。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园区中设立智能体空间,支持智能体加快研发和落地应用。同时,推动人工智能企业联合行业企业,开发工业、医疗、教育、法律、文创等垂直领域智能体,形成武汉智能体产品矩阵。

该负责人介绍,在AI+机器人领域,将加快整机人形机器人研发,支持“楚才”系列10款人形机器人实现小规模量产。在AI+汽车领域,推动整车厂提升L2以上智驾车型比例,加快亿咖通、极目智能、华励智行等智能产品上车应用,并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平台,实现与交通、交管、城管、城运等平台数据共享互通。

武汉市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武汉将积极开展“人工智能大模型+”专项行动,重点开展“人工智能大模型+”科学研究、推动“人工智能大模型+”技术攻关、强化“人工智能大模型+”融合创新,以人工智能大模型+驱动武汉市重点优势产业跃迁。

为了确保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点任务落实,武汉市将重点做好人才和平台两个方面的保障。在东湖高新区、武汉经开区等区试点建设人工智能“特区”,开放部分领域的公共数据和应用场景,多层次支持新产品、新技术的试用迭代。此外,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预算,重点用于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单个项目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;每年安排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,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。

来源:楚天都市报

© 2025 清北南新人工智能研究院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闽ICP备2024065947号-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